如何促進鄉村產業不斷發展壯大,解決當地就業,真正讓農業就地增值、農民就地增收?青原區天玉鎮目前有較為成型的逸鄉園、源中園兩大苗木、果蔬種植基地片區。近年來,該鎮運用“楊慧芝群眾工作法”破題,充分利用現有豐富的資源、良好的生態和便利的區位三大優勢,采取“公司+專業合作社+農戶”的模式,帶領群眾共同致富。
該鎮大部分在家的富余勞動力想發展苗木、水果等產業,唯一擔心的就是虧本。為打消村民顧慮,該鎮找到兩基地協商,采取“公司+專業合作社+農戶”的模式,以公司作為保障,不讓種植戶承擔市場風險。同時,在逸鄉園基地大力推進“黨建+”工程,培養致富能人帶領群眾共同致富,定期組織黨員進行技術理念培訓,建立了一支服務技術能力較強的黨員隊伍。每個黨員聯系8名群眾,全程負責各方面幫扶培訓,實現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全覆蓋,打造了一支數量充足的農村新型農民隊伍。
橋上村是省級“十三五”貧困村,前幾年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,村集體經濟薄弱。該鎮在加強村級班子建設的同時,著力發展特色產業。橋上村臨近城區,交通便利。于是,該鎮大力支持村里依規發展倉儲租賃行業。橋上村結合光伏產業,采取下面建倉儲上面架光伏模式,多渠道增收。在逸鄉園基地成立扶貧車間,采取“黨員+農戶”的模式帶動全鎮60余戶貧困戶參與花卉苗木種植,基地常年安置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、五保戶、低保戶就業達56人,有效促進了當地貧困群眾脫貧致富。
近幾年,該鎮吸引了500余戶農戶參與種植苗木、水果,目前已建成種植基地10個,面積達萬畝。2018年,逸鄉園被省農業廳評為全省十佳農莊,2018年底兩園片區成功申報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。橋上村不僅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過50萬元,而且班子戰斗力增強了,蝶變成為全市先進村。2019年,橋上村被授予“江西省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工作示范社區”、吉安市“六好”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。
(青原區市域辦供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