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安新聞網青原訊 “十四五”期間,青原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“十六字”治水思路,遵循“水利工程補短板、水利行業強監管”的總基調,計劃投資29.3億元,聚焦供水安全、防洪安全、生態安全,啟動實施十大水利建設,助力青原“全域美麗、全面富裕、全民幸福”建設。據悉,城鄉供水一體化、贛江青原段綜合治理、農村水系連通、一庫一景、水利智慧平臺5個項目已定于今年實施,規劃總投資達14.25億元。
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項目。該區計劃投資3.3億元,實施“三四五”工程體系,到2023年日供水能力達到17.5萬噸,覆蓋全區125個村(居)委會,實現村集中供水率達90%以上。預計,今年完成東固、富田景區、天玉供水工程和東固、富田水廠擴建工程建設,完成鄉鎮管網提升改造任務的20%。
實施贛江青原段綜合治理項目。該區計劃投資5.2億元,著力打造贛江最美岸線,拉大城市可建區框架。預計,今年完成值夏芳洲堤(采區段)護岸工程,共投資3000萬元,治理沿岸水土流失,確保砂石采區平穩開采。
實施農村水系連通綜合整治項目。該區計劃投資5億元,重點打造富水河及周邊水系,逐步恢復河湖、塘壩等水體的自然連通,改善農村宜居環境。預計,今年完成規劃報告編制與審批,年底啟動項目建設。
實施“一庫一景”項目。該區計劃投資5000萬元,提升改造剩余的24座小型病險水庫,精心挑選8座生態環境美、基礎設施完善、水質良好的小型水庫實施“一庫一景”項目,充分釋放水生態紅利。預計,今年完成總工程量的60%。
實施水利智慧平臺建設。該區今年投資1600余萬元,對智慧河長制信息管理平臺提質提標,建成覆蓋全區的水利智慧平臺,創建為省級標準示范平臺,運用大數據技術處理河長制、水雨情、山洪災害預警、水庫大壩安全、砂石執法、砂場生產經營管理等信息,實現一個平臺管多頭,提高水利管理水平。
文/ 劉茂林、萬茹奕